包办婚姻利弊都有,有利的一面,父母是理性的,毕竟他们经历过婚姻,知道什么是有质量的婚姻,最起码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婚姻双方知根知底,有感情基础。最大弊端少了自我和自由,自己的婚姻自己不能做主。现如今的社会,一边打着正义的旗号,高喊打倒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一边闪婚闪离,自由过头,就是放纵。这种情景,是最大的讽刺,到底打疼了谁的脸,不得而知。婚姻幸福,需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创造,这和什么样的婚姻关系不大,走进婚姻的大门,修行在个人。
包办婚姻幸福的也有很多幸福的。而所谓的自由恋爱,有爱情的婚姻也有很多不幸福的。在农村,七十年代是大集体,家里都很穷,很多家庭都是吃不饱的状态,人们都是通过相亲,定亲,结婚三步曲走进婚姻的,真正自由恋爱的少之又少。那时都是先结婚,后恋爱,但离婚的很少。走进婚姻,就意味着责任,那时人,对婚姻是负责任的,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现在,在自由恋爱,爱情至上的今天,由于婚姻被太多的物质包围,闪婚闪离的多了起来。婚姻的幸福与否跟包办不包办关系不大,关健是走进婚姻l的目的和动机决定着婚姻的幸福与不幸福。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年轻人都为自由恋爱,接受高等教育,有个性,有追求目标,强烈追求奢靡的物质生活,没有信念,对婚姻缺乏责任感,不尊重婚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包办婚姻虽存在弊端,但和如今婚姻比较至少是幸福。
凡事并没有绝对的,老一辈的长辈那时人们思想上并不怎么开放,多少还存在一些封建气息,无论男女大多都会选择接受,都会适度的忍让,那么时间久了自然会发现对方的优点,俗话说日久生情,包办婚姻然后生活幸福的大有人在,并不是说包办婚姻就一定不会幸福。
包办婚姻少了自由,这和婚姻法格格不入,婚姻是否幸福,取决内因,自己如何经营。无论包办婚姻还是自由婚姻,都是外因,对婚姻是否幸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特别在闪婚闪离,离婚率高居不下的时期,不管什么样的婚姻,只要能安安稳稳地过下去,这就是幸福的婚姻。
包不起啊,别说亲子了,就是给朋友做媒也承担风险啊,一不小心俩人闹翻你算哪边儿的,就算成了你跟人家的生活也一点儿关系没有。看似是亲子关系,你给子女包了人家过不到一块儿跟着担惊受怕吃苦受罪反目成仇就罢了,一旦矛头志向你,老脸还要不要啊。
从概率和比例来说,我觉得老一辈的婚姻幸福感更多一些,离婚率也非常低。所谓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可以由公式形象地反应出来:幸福感=所得/欲望。老一辈年代的人,虽然那时条件没现在好,但人容易满足,所以幸福感相对就会高,而且那一辈的人也比较能吃苦耐劳,也没那么多怨言,所以离婚率也比较低。
幸福概率比较低。婚姻幸福的前提是爱情,婚前,自由恋爱,产生感情再结婚的,有了爱情作为基础,幸福的概率比较高。包办婚姻,如果婚后也能继续培养感情,逐步升华为爱情,也可能幸福。